手提箱的故事
黄汉伟
阿依淡州议员
上周我受邀出席一个史料展的开幕。这是个独特的史料展,名叫《箧篳里的故事》.篋篳(kap pik)是潮州话,意即手提箱。这是古跡文史工作者林玉裳的祖父已故林秋亭先生留下來的篋篳,内有林林总总珍贵的证件,包括公民证,入境证,结婚证,华侨证等牵引了二战前后华人下南洋的各项历史纪录。
林老先生把这些重要的文件放在一个手提箱,一旦在那个动蕩的年代里发生任何狀况,拿起篋篳就能逃命。
林老先生留下的篋蓽交给了孫女林玉裳。我感觉上林老先生不只是留下了物件,他的孫女也継承了其祖父一絲不苟,收集文史纪录的基因。这可是一个一代人移民史的纪录,这是长輩们留给后人的智慧,我什至認为这比留下一箱黄金來的更珍贵。
我受邀为开幕礼致词时引述了土耳其作家Orhan Pamuk 有名的文章《父亲的手提箱》.这是2006年他獲颁诺贝尔文学奬的获奖演说。原来Orhan的父亲也留下了一个手提箱给他。这个手提箱装滿了写作手稿和笔记。当父亲去旅行时,也帶了这个手提箱,沿途旅行时写稿。他父亲曾希望成为一位诗人,但无法在当时的伊斯坦布尔蒼白的生活中找到共鳴的读者群。Orhan的父亲成不了伟大作家,但留下一个手提箱及写作精神及毅力给了儿子。这笔精神财産使到Orhan后来成了大文学家。
这个《篋蓽里的故事》史料展引起我的思考。大家得空应去本头公巷Armenian Street 14号生活馆看看这个独特的展览。
我的思考点是我该如何过精彩的生活及把精彩的生活纪录留下來给后人。
我书架上有几本这些精彩的一生。
其中一位是 Brother Michael Jacques 的 "The Man From Borneo" 《来自婆罗州人的故事》的自傳。这位修士是发展马来西亚教会及教会学校的一位关键性人物。其实他不曾坐下来花几个月回忆他的一生。他一生之中有写日记的习惯。他把那十本的日记交给了编辑小组,从中出版了他一生的自传。那十本厚厚的日记成了他一生留下来的文字记录给后人了解当时他在婆罗州发展教会及学校的过程,社会风土人情。他替自己立传的当儿激励其他人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如何献身社区工作。
另外一本书是《杨贵谊的回忆录:胶童与词典》。这本书以马來文书写,是南大基金会送给我的。杨贵谊先生曾获2012年林连玉精神奖,是有名的马来文研究者。他在南洋大学学习及后来去了印尼深入学马來文。他编写过马来文-中文字典十多本。他最令我敬仰的是把逾万册藏书和文献赠送给华社研究中心。这些留下来藏书是杨贵谊老先生留下来的精神财产。
还有一本是槟城画家陈昌孔老师的回顧展画册。毎年梹州州立画廊都出錢出力为一个画家编回顧展及画册。我为陈老师回顧展开幕时,出席者众,整个画廊挤满了人及祝贺的花圈。陈昌孔老师以八十高龄还继续在鍾灵独中教导后进,一教就五十年,桃李滿天下。300页的画册纪录了他精采的美术及教学生涯,
我时常受邀出席各大大小小的文化艺术节目,接触了文化圈子里的名仕。我提的都是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他们的一生及故事给了我启发,他们並不是家财萬贯或独霸一方的政治人物,但他们以毅力,奉献社会,留下了可贵的精神财产,是我们该学习及看齐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